山东

让饱经历史沧桑的古籍“重获新生”

2024/07/20 14:14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984

社区文化网7月20日讯(刘永浩)2024年7月13日,作为“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行动-云南行”志愿者之一,我们来到和顺图书馆,在此进行十余天的古籍普查工作。我们感到无比荣幸,也更加坚定了内心深处保护中华古籍的决心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

古籍,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明的记录。正是这些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辉煌历史的珍贵古籍,让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目前,全国仍有大量古籍文献资料亟需修复与保护。作为云南大学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我深感肩上有责,下定决心要为古籍保护贡献一份自己的青春力量。

钱秉毅老师耐心指导和顺图书馆的志愿者们

对我而言,参与此次“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行动·云南行”活动,不仅是一次难得宝贵的学习机会,也是一次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实践。

其一,通过此次古籍保护活动,我深入了解到了古籍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目前,我国古籍保护面临严峻的形势与挑战。不少书籍因年代久远、保存条件有限而受损严重,有1000多万册(件)亟待抢救性修复。因此,在新时代做好古籍普查与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和顺图书馆所藏民国线装书《春秋公羊經傳解詁十二卷》

其二,通过此次古籍保护活动,我掌握了基本的古籍保护技能和知识。从登录古籍普查平台到创建汉文古籍普查新数据,从登记分类信息到题名著者信息,从核对版本著录信息到确定版式与装帧信息,再到拍摄内封、牌记、序跋、正文首卷卷首等书影部分,其中的每一步骤都让我感受到了古籍普查的复杂与细致。难事必有所成,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逐渐积累古籍保护经验,并将更好的应用到今后古籍保护工作之中。

志愿者登记古籍信息的全国古籍普查平台

其三,通过此次古籍保护活动,培养了自身志愿服务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和顺分队的志愿者们勤奋工作,大胆实践,细心服务,明洁露、何欣蓓、张晓艳等六位同学以高度责任的志愿精神、科学严谨的态度,扎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好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和顺分队的老师们认真负责,耐心教导,尽心尽力,钱秉毅、高鹏宇两位老师对志愿者古籍普查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悉心指导,解答疑惑;和顺图书馆寸宇馆长、尹以耀副馆长、寸云广副研究馆员也给和顺志愿者古籍普查工作提供大力的支持与帮助,各方力量共同助力于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行动之中。

师生在和顺图书馆古籍室有序登记普查古籍

其四,通过此次古籍保护活动,我对古籍保护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思考。学有所思,方能思有所悟;悟有所行,方可行有所效。在此次古籍普查实践中,志愿者们同样积极思考目前古籍保护出现的问题。

首先,是交叉学科应用古籍保护问题。古籍保护不仅需要历史学,汉语言文学,哲学等人文科学知识,同样也需要化学、材料、计算机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从而对古籍进行科学修复与数字化保护。作为历史系的学生,今后应多接触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深入了解造成古籍损害的机理,对症下药,对古籍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

其次,是古籍资源保护数字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古籍转化为数字资源,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古籍受到物理、化学损坏的风险,还大大促进了文化遗产传承与交流,今后可以多通过古籍数字化保护的方式,更好的保存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最后,是文化保护助力乡村振兴问题。正如和顺镇党委书记普亚增所说:“总书记的到来,让我们更坚定了弘扬传统文化的决心。乡村振兴离不开优秀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通过对古籍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利用,能够更好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弘扬,拓展形式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进而服务好人民群众,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力量。

志愿者就古籍普查中发现的问题向参会专家进行请教

古籍保护的意义远不止让这些饱经沧桑的古籍“重获新生”,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也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我们更应坚定文化自信,将古籍保护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工作,为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注入青春力量,努力在前辈基础之上作出新的时代贡献。 (牟庆康)

责任编辑:吕言鑫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