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部门负责人谈改革】创新社区服务机制 激活基层治理动能——推动社区治理实现“现代化蝶变”

2024/08/12 14:14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946

开栏语

为牢固树立“高新区是改革主阵地”理念,进一步激发全区上下全面深化改革内生动力,烟台高新区开设《部门负责人谈改革》专栏,充分展现各部门单位深化改革攻坚的思路举措、取得成效,推动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着力营造“抓改革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创新社区服务机制  激活基层治理动能

推动社区治理实现“现代化蝶变

马山街道党委书记 于洋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治理体系中基础部分。近年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统筹各级资源、管理和服务,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以完善组织建设、赋能服务供给和搭建共治平台为突破口,积极破译社区治理“新密码”,构建有温度、可感受、能享有的社区服务供给体系,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让居民在社区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成功打造“美好高新·幸福家园”2.0版本。

发挥党建引领优势

“多网”并轨强化组织建设

以党建覆盖为圆心,构建起社区

组织架构。坚持组织体系、治理体系一体严密,传统领域、新兴领域共同发力,成立居民小区党支部(功能型)34个,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的有效覆盖。建立健全社区“531”组织体系,形成“街道党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党组织架构和“社区网格员-网格助理员-物业管家”三级工作机制,以“同心联动、同向发力、同质增效”为思路,共同织密社区服务群众“一张网”,最大程度实现网格融合、多效服务,凝聚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强大合力。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创新社区治理机制。依托12345服务热线问题线索,健全网格发现问题、社区牵头呼叫、红心联盟响应、协同共商处置工作机制,年平均处理居民各类建议、投诉3000余条,彻底打通“反映-解决”问题全链条闭环通道。探索居民议事小组,做到“小问题”物业当场办、“大问题”社区帮忙办、“难问题”街道协调办,保证了各类问题解决在基层、调处在一线。

以优化服务为本质,搭建社区自治平台。组建社区红心党建联盟,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发挥业委会党支部、物业党支部、小区党支部、社区社会组织党支部以及辖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通过设立党员家庭代办站、网格代办站等形式,为居民提供政策宣传、纠纷调解、关爱空巢老人、代缴生活费用等服务事项,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便民利民服务,不断提升居民服务水平。

多元融合社会力量

“双线”赋能助力服务供给

整合资源优势,打造不同场景主题活动。积极引导居民融入社区、参与治理,营造“推门即享”的幸福生活场景。实行“幸福集市、温暖民心”工程活动,举办便民服务大集5次,开展免费维修、义诊等100余次,举办四点半课堂、悦龄学堂、老年大学等主题特色活动40余次。组织31个部门单位深入推进社区“双报到”工作,高质量推动155个共驻共建项目逐一落地。推动社区与社会组织、驻区单位联动常态化开展各类文体活动160余次,打造社区长效服务机制。整合社会资源成立爱心商家联盟,充分发挥商户优势融入社区服务治理,加快推动社区服务模式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搭建起党建引领居民幸福生活的“连心桥”。

圈定服务区域,开展多种便民利民服务。设置社区党群服务驿站,配备专门人员负责为居民解答政策、业务咨询,坚持“一所多用”,主动为居民、新业态群体提供应急歇脚、避暑取暖等服务。推动政务服务向小区下沉,设立代办站8处,设置政策宣传、纠纷调解、关爱空巢老人、代缴生活费用等服务事项,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便民利民服务。积极引进社区食堂等数十个服务项目,常态化举办各类文体活动,精心打造10处“15分钟便民生活娱乐圈”,使居民享受到家门口的便利。健全文化、教育活动场所13处,新增公共服务场所875平方米,解决小区内外公共设施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

协同部门联动,分层卡实管理责任。将物业服务纳入社区日常监管体制,与“社区+商圈”众治模式相互融合。探索中海国际等大型社区治理路径,将“网格化”微治理引入商圈整治实践中来,聚焦安全、秩序、环境三大问题,成立金街整治专项工作组,持续开展商业街综合整治。坚持“一体”推进,加强与公安、城管、消防等部门的沟通联络,探索“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形成共治合力。同步开展普法、消防、应急等宣传培训活动,强化居民公共安全意识,营造安全有序的生活环境。

全面聚焦居民需求

“三做”互融构筑共治平台

配强专业力量,实现“有人能做”。聚焦培训赋能、实践增能,依托社工室平台,定期组织业务培训8次,抓牢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持证率达58.2%。培育小区生活类、公益服务类志愿队伍96支,建立基于小区社会组织的互助服务机制、互助救济机制、互助合作机制。发挥烟台市首个街道社工站作用,以社工站为载体,举办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与创新论坛,与周边高校积极探索高校学生参与基层治理的新渠道、新路径,不断壮大基层治理工作力量。

创新治理机制,实现“有方善做”。开展社区治理“分沉”行动,全面排摸建立辖区党员、干部、 居民代表、物业人员、社会组织、基干民兵、共建单位、群众骨干等人员底数清单,发挥各自优势为居民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推动治理重心下沉,形成居务政务分别发力、共同服务的良好局面。定期召开小区治理专项工作会议,分层、分级处理小区治理日常事务,统筹推进社区小区善治,聚焦民意收集、协商共治、问题分类化解,全方位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丰富服务形式,实现“有事可做”。创新推行社区延伸服务工作制,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实施错时延时、预约办理等工作制度,为居民办事提供“点单式”服务。组织退休党员和居民代表成立“365值班室”,解决居民诉求,真正让服务更贴心。(通讯员:胡清文

责任编辑:吕言鑫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