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奶奶的平凡人生

2024/08/13 09:34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238

——写在奶奶去世一周年

2023年6月1日、农历4月14日凌晨5:30,奶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96岁。奶奶持家有道、教子有方、扶危济困、勤劳善良,有正气、热心肠等优秀品格深深地影响着我,潜移默化地深入到骨髓和大脑里,化作了一种习惯和自觉,让我受益匪浅。

奶奶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走出来。或清晨、或旁晚,带块雪糕、买个奶酪、拎包酸奶、捎瓶啤酒,独自骑车去奶奶的坟前看看、站站、待待、静静,泪水不自觉地模糊了视线。也间断了读书写文、发朋友圈,不想把离别的伤痛影响到家人和朋友们的心情。更愿意发一些正能量的读书摘要或生活感悟,以此来激励、愉悦大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绪慢慢地淡化了一些,不再刻意地回避,能够冷静面对了。在奶奶去世一周年之前几夜,回想她老人家的人生、经历和往事并记录下来,权当一份祭奠和怀念。

1928年农历三月初十,奶奶出生于一个农商家庭。家里除种地外,还经营着包子铺。奶奶的父亲曾给两个儿子请过私塾先生,估计也算家境殷实。封建社会由于受重男轻女思想的严重束缚,是不准女孩子听课学习的。奶奶上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一个姐姐婚后因难产而去世,另一个姐姐患病后因无钱医治而夭折。哥哥长奶奶7岁,18岁结婚,19岁参加抗战。27岁时,在河南濮阳战役中壮烈牺牲,庆云烈士馆的石碑上刻有舅爷爷的名字。每到清明,奶奶都让父亲带他过去看看。早已没有了泪水和伤痛,有的只是对亲人的思念和往事的回忆。

奶奶时常给我们讲起在她十岁的时候,来鬼子仓皇乱跑被枪击中的经历。奶奶在跑往村外的过程中右腹被枪击中,火辣辣的疼,像被刀刺了一般。流血浸染了棉裤,只觉得粘粘的、热热的,然后就昏迷过去。在临近傍晚的时候,家人终于找到了昏迷的奶奶。万幸的是子弹只是贴着肚皮划过,没伤到五脏六腑。经过村医的止血包扎,最终脱离了危险。这件事深深地激起了奶奶对日本鬼子的满腔愤恨和保家卫国的炽热情怀。

奶奶15岁时,参加了民间抗日组织“妇女会”。妇女会的主要工作就是抗战后勤服务,聚点在距奶奶娘家三公里的刘谟村。每天傍晚,奶奶去参加妇女会活动,后半夜再回来。动乱时期的夜路很不安全,奶奶怀里揣把剪刀以防不测,独自一人往返在黑夜的路上。奶奶参加妇女会的事被汉奸知道,奶奶的母亲怕全家引来灭门之祸。奶奶的母亲把奶奶参加妇女会的证件、小册子全部烧掉倒进茅坑里。从此之后,不准奶奶再去参加任何活动。

1944年,17岁的奶奶嫁给了爷爷。听奶奶说,当时家里有55亩地。到了秋季,能收成120口袋(老年间的口袋是用粗布缝制的,大小相当于现在能装100斤麦子的磷肥袋子)小枣,估计也算中等收入家庭了。奶奶结婚时候穿的浅蓝色刺绣八幅罗裙还在,只不过那八个飘带已经丢失了,戴的盔(类似于戏剧里旦角戴的凤冠)也被唱戏的借去弄丢了。奶奶生前多次和我交代:我死后,千万别给我穿裙子,我嫌碍手碍脚、滴里当啷的,干活走路不利索,那个盔我稀罕,可惜弄丢了。遵照奶奶意愿,我把裙子干洗后封存起来当做了纪念。从网上为奶奶买了一顶凤冠,奶奶看后尤其喜欢。奶奶喜欢听戏,逗趣地说,我戴上后和马金凤唱《穆桂英挂帅》差不多了。看看人家马金凤,比我大六岁,还这么精神、带劲,我也得学习啊!奶奶坚持锻炼,从2004年进城后,每早都去北海散步,一直坚持到87岁。87岁之后,去北海散步有些力不从心,就绕着鸿瑞花园的喷泉小广场散步。奶奶说每天正走21圈、反走15圈,至于为什么这么走,推测肯定有她的道理和讲究。我没问过原因和来由,留下了很大的遗憾。

1947年农历正月二十三日,大姑出生。农历二月二十五,就在大姑刚满月的时候,解放战争的前线需要一批后勤人员到前线为伤病员服务,奶奶说那个时候叫“抬担架”。大姑出生才一个月,况且战乱纷纷,爷爷犹豫去还是不去。奶奶斩钉截铁地说:你去吧,不用担心,家里的事有我呢!

在爷爷去前线的第二天深夜,奶奶听到有拨门栓的声音。奶奶用被子盖好大姑、掖掖被角、压上枕头,抄起菜刀,抽开门栓,向偷东西的蒙面大汉追去。奶奶拼命地去追,但毕竟是个女人、又裹了脚,不如大汉跑的快。奶奶明白,无论如何都不会追上的,使劲抡起菜刀猛地向盗贼拼去,最终也没有砍中。奶奶用手抹黑找到菜刀,回到家关上门,安静地睡去。我曾经好奇地问奶奶:你不害怕吗?奶奶说:邪不压正,他偷咱的东西、他才害怕呢!

奶奶常说:锅里有剩饭,路上有济人。爷爷外出“抬担架”的时候,曾经病倒在村外一个看菜园的破屋子中,幸好被一个拾柴禾的老大娘发现。老大娘把爷爷领回家,熬了一大锅粘粥让爷爷喝下才缓过来。来村里走街串巷卖菜的、卖针头线脑的,遇到下大雨、刮大风,奶奶就把他们喊到家里来,喝水吃饭。乞讨的、要饭的、变戏法的,奶奶总让人家进到屋子,坐到炕上,盛上一大碗热粥,让他们就着咸菜吃。时间久了,人们就习惯了来我们家。我清楚地记得:下雨放学回家,我家的门过道里就有卖韭菜的小推车。奶奶常说,没有老大娘那碗热粘粥,或许就没有咱们家。奶奶不但博爱,还有颗感恩的心。

爷爷兄弟四个,行四。三爷爷、三奶奶膝下无子女。奶奶让大姑、父亲、叔和小姑也喊三奶奶为娘。三奶奶个子高,大姑们为了区分,就喊三奶奶为大娘,这个称呼一直延续下来。即便现在,每逢清明、中元节上坟,大姑们也是亲切地喊着大娘。奶奶的大局观念维系了家庭、促进了感情、树立了榜样。

198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中华大地,村民们也富裕起来。家里盖起了六间瓦房,买了彩电。奶奶叮嘱父亲让三奶奶搬进新房,自己仍住旧房。奶奶还嘱咐大姑、父亲、叔和小姑们,要么不给老人买东西,要买的话必须买同样的两份,三奶奶和奶奶各一份,必须同样对待。奶奶秉承着大家族的观念和格局,对于相对弱势的三奶奶能够关爱有加、另眼相看,作为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三奶奶和奶奶两个老人承担起家里所有烧火做饭、拆洗棉衣棉被、喂猪养鸡的所有活计,一个大家庭在奶奶的指挥和安排下相处和谐、其乐融融,在村里一度传为美谈,影响到了很多的村民和邻居。奶奶常说:一家人过日子,没有马勺不碰锅沿的,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大事要忍让、小事别计较,拿出自己的真心去对待。以后,我读到《素书》,猛然发现,奶奶的大智慧和《素书》里的“神莫神于至诚”如出一辙。

奶奶的娘家经营过包子铺,奶奶有蒸包子的手艺。大约从65年前开始,每到傍晚下地散工回家,奶奶就蒸上30个左右包子,放在筐子里,让大姑、父亲用一根木棍前后扛着在村子里叫卖,用挣来的钱贴补家用。具体蒸了多少年,我不记得,但常听大姑、父亲、叔和小姑说起过。那时候,叔年龄小,不愿意去卖包子。父亲就会让叔偷吃一个,以此来激励叔。回家后,父亲就说奶奶数错了,奶奶心知肚明,也不较真。奶奶确实具备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的格局和境界。

奶奶逗趣地说:“拾柴禾烧个热炕头,蒸包子挣个点灯的油!”奶奶还会吆喝卖包子的词:“东来的扇、西来的扇,吃咱的包子带蒜瓣!”奶奶总结过——有钱的吃馅、没钱的吃面。有钱人更注重馅的质量、口感和味道,喜欢吃皮薄馅多的。没钱的就为了填饱肚子,喜欢吃皮厚馅少的。奶奶说:男的多爱吃馅、女的多爱吃面,带着孙子、孙女来的老太太,多夸夸她的孩子,她就特别高兴。奶奶说:客人来了,要根据顾客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包子类型。以后,当了老师才明白,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吧,或者叫了解顾客的心理、满足顾客的需求。

抗战需要战士,和平年代也需要士兵。1978年,奶奶送高中毕业的叔去参军。奶奶叮嘱叔:你个子高,又有力气,到了部队抢着最累、最脏的活干;把高中念的书全部带着,别间断了学习,有了机会争取在部队考大学。叔参军后利用晚上的时间在路灯下看书学习、复习功课,最终考取了军官大学。每逢春节或是中秋,大分部参军的母亲都会思念儿女而流泪叹息,奶奶却不。奶奶说:国破了家就亡,送儿女参军保家卫国是个光彩的事,该感到高兴才是,我才不会哭哭啼啼呢,我自豪的很!

叔参军,舅爷爷给了叔40块钱。叔没把钱带走,留给了奶奶。奶奶用这40块钱籴成麦子,推成面粉,然后蒸签子馒头卖。奶奶说:一斤麦子推成8两面,8两面能蒸成一斤二两馒头。当时,百姓手里没钱,买馒头是用麦子换。一斤半麦子换一斤馒头,这样一斤二两馒头就可以换来一斤八两麦子。通过奶奶的智慧和劳动,一斤麦子就变成了一斤八两,柴禾是奶奶和爷爷下地干活拾来的,功夫、力气不算钱,用奶奶的话讲叫“对半利”。我还记得用擀面轴轧面,盖锅盖之前放一小酒盅燃烧着硫磺的情景。奶奶诙谐幽默,回忆起来总说:这个买卖和着咱赚,100斤麦子出110斤面,麦皮麸子还不算!

到了秋季,地里活不是很忙的时候,奶奶带领着全家也闲不住,从地里拉来土脱坯。脱坯是个技术活、也是个力气活,捣泥窝最累。我有力气、但干活笨拙,我就负责端泥,三姐负责摁模子。摁模子技术含量高,需要把四角充实、然后抹平,既要快、又要均匀。常见的坯有三种:盖房用的大坯(个大厚实)、盘炕用的炕坯(个大偏薄)、垒院墙用的跟头模子(个小偏厚)。把脱好的坯抢板正放在西屋里,到了夏天的雨水季节,有房倒屋塌的,就来我们家买坯,又能增加一部分收入。奶奶鼓励我们说:“你们铆劲干,我给你们擀面汤去,再打上卤子,可香咧!”即便很多年过去了,也记忆犹新。

奶奶经历过没文化的困窘,但懂的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农村家的孩子唯一能改变命运的办法就是念书的道理,坚持让子女们读书。大姑读书的年龄,正赶上家里困难,叔年幼需要照看,大姑只上到三年级就被迫辍学了。奶奶托人在县城买了一本字典,闲暇之余,让大姑翻阅。现在,大姑读书看报基本无障碍,差不多具备初中文化水平。大姑每每回忆,我能到现在这个程度,咱家的那本小字典起了太大的作用了。父亲和小姑到初中,叔高中毕业参军考上了大学。在偏远落后的农村,70岁的老人,初中毕业就算是文化人了。我们家相继出现了乐陵师范、德州师专、天津纺织学院、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地质大学、河北医科大学、青岛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山东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20余名大学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谨记着老人的教导。

我上初中的时候,英语落下了,只能考20多分。这样下去考学无望,只能回家种地。奶奶知道这件事后,和父亲说:当初,你姥爷给你大舅单独请过教书先生,你也给孩子请一个。1991年,父亲给我找了英语家教,每天辅导2小时,每小时2元,一天4元,当时一个健壮的建筑工人一天的工资才3.6元。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成绩提高很大,最后考取师范、当了一名老师。没有奶奶的提醒,就不会有父亲给我请家教。假设不找家教,或许我就当了农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由于奶奶失去了读书机会,才对文化异常重视,逐步形成了我们家读书重教的浓厚氛围。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奶奶对教育的重视和引导结下的果子,深深影响着家族和后人。

我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奶奶通过自己的经历给我讲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相处。奶奶教导我:人要有志气铁要有钢,男孩子就要顶天立地,只要站着就好好的做人,对任何人任何事不要有坏心,能帮别人就帮别人,帮了也别图得到好处,图好处就不如不帮!干啥说啥,念书像个念书的,起早带晚用心念;种地像个种地的,勤勤快快认真种,别四不像。老天爷不糊弄人,你出的汗多收的粮食就多,我不认字没文化,讲不出大道理,不过,所有的事都是差不多的理。现在想来,奶奶的思想有点类似于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所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时至今日,我都有天天早起、很少午休或午休短暂的习惯,都是奶奶的教诲和影响。记得小时候,即便外面下着瓢泼大雨,奶奶也不允许我们睡懒觉。搬个板凳,坐在外屋打接草。打接草就是把细长麦秆靠近麦穗的哪一端从节点处取下来,闲暇之时,用水泡湿润掐辫子用。带到集市上,卖了辫子可以买点煤油、洋火、胰子、洗衣粉等生活用品。奶奶的观点:一旦养成了睡懒觉的习惯,就不好改了。干脆就把睡懒觉这恶习扼杀在摇篮里,时间久了,就没有睡懒觉的习惯了。奶奶总风趣地说:人攒不下觉、狗攒不下尿,越穷的越爱睡懒觉!

在奶奶的教导和训练下,我学会了脱坯泥房、夹枣树、捆笤帚、纳锅盖、扎鸡笼、编坐垫、拧草腰、搓麻绳。说书唱戏都讲究童子功,这童子功太神奇了,现在再干也顺手拈来、游刃有余。

大半个村后,不管穷的富的、远的近的,或是上吊、喝药、跳井自杀的,都找奶奶来穿衣裳。有时,半夜三更来叫门,实在喊不起来,户家就用脚狠踹屋的后墙。奶奶听到后,呼地坐起来,边穿衣服边说“说不定谁家有事了!”不管是刮风下雨、冷寒酷暑,奶奶从来没犹豫过。奶奶和我说过:邻居一个大地主家老奶奶最后家境落魄、贫困潦倒,上吊自杀。一般上吊去世的人,舌头都耷拉在嘴的外面,可这老奶奶没有。奶奶仔细观察后,发现老奶奶在上吊之前,自己在嘴里塞了一个手绢,以保持最后的尊严。奶奶掰开老奶奶的嘴,废了很大力气才拽出来,又力求完美的把老奶奶的嘴推合上。

奶奶胆大心细,我亲眼见过奶奶抓过蛇。大约我10来岁的时候,邻居大妈来我家串门,两位老人在屋子北侧的三屉厨上喝茶。一条蛇从墙上得画里钻出来,顺着桌子往下爬,奶奶站起来就追。蛇跑的很快,转眼进了灶火膛,奶奶就抓住蛇的后半部分往外拽。蛇的外皮很滑,奶奶就慢慢地往手腕上盘绕,无论如何拽,都拽不出来。现在想来,蛇有麟,类似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只可顺、不可逆。最后,大妈递过来一把菜刀,奶奶从中间剁断了。奶奶洗洗手后,淡定神闲地继续喝茶。现在写这个过程,我都吓得浑身哆嗦、手都在抖。

早些年的农村,生孩子都是在家里,难产是常有的事,奶奶还会接生。奶奶和我说,当难产生不下来,为了保住大人的时候,就需要把快要生出的孩子用刀子割开,假设胆子小,是干不了这事的。自家二伯母的第三个孩子,生下来没气了。二伯母说,不要了扔了吧。奶奶抓着孩子的两只脚倒立,在后背拍了几下,孩子哭出了声。奶奶把孩子踹在裤腰里暖和过来,也算是解救了一个生命。这个孩子,就是现在的三哥,属马的,59岁了,已经有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幸福和美的一大家。现在,人们常说“孩的生日,娘的苦日”,奶奶那代人应该体会最深。听村里老人讲:活着接生的人,去世的时候要戴一幅红手套。看着奶奶病情加重,我在昆仑一楼为奶奶选了一幅精美的红手套,在奶奶去世的时候给奶奶戴上了。在另外的一个空间里,您老人家可以继续为亲戚朋友、庄乡邻居服务。我们在这个世界里,也尽心尽力、真心实意的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003年,儿子出生,在县城买了楼房。奶奶从老家搬来和我居住,承担起了照看孩子、烧火做饭、料理家务的所有工作。其实,这个时候,奶奶已经76岁了,可是奶奶体格好,又格外稀罕这个重孙,责无旁贷、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这份重任。奶奶对于儿子的管理和教育,少了严格、多了溺爱,可能就是隔辈亲的缘故吧。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奶奶对儿子不会迁就和照顾。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能节约的就不能浪费。现在,读大三儿子的仍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攀比、不穿名牌,一个月的生活费只花1300块钱,都是奶奶的从小的教育渗透到思想的深处、根深蒂固的血液里。今年清明,儿子请假回家,静静地伫立在老奶奶坟前,昂起头、又低下头,扭过脸去,空气似乎凝滞了。儿子哽咽地告诉妈妈:“你们先去吧,我和老奶奶说会话,我相信老奶奶会听到的!”奶奶给儿子的不只是感情、更多的感动,应该是心灵深处的触动、记忆和感染。

奶奶搬到我这里住之后,周围住的邻居若遇到做小孩子棉衣服的困难(例如冬季小孩穿的连脚裤、虎头鞋等),奶奶就主动帮别人。有时直接拿到家里去,利用起早或者熬夜的时间帮邻居们做完。做完后,奶奶把棉衣翻过来,用五个手指的手指肚全部认真仔细地检查一遍,生怕不小心把针落在棉衣里伤了孩子。奶奶的热心和真诚也深深地感染了邻居,我们的邻里关系也变得和谐起来。

遇到楼上下邻居因噪音太大闹矛盾,奶奶就会帮着和解。奶奶幽默地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对门不如一家人、一家人不如两口人、两口人还是各人向着各人,谁没点私心啊!咱们的楼都是在一起的,又不能用刀子割开,说白了就是一大家,就得多担待!你们吵吧、多吵会,吵累了来我家吃饭,我蒸的有肉包子,吵累了能多吃几个。往往,原本错综复杂、纠结难缠的矛盾就在奶奶的智慧和幽默里化解。

回顾奶奶将近100年的人生,朴实平凡但也有几分传奇。从她老人家的人生经历里,我读出了爱国感恩、博爱善良、担当有为、扶危济困、勤俭持家、乐学重教,她老人家的行为和思想深深影响着我们全家和周围的人。勇敢而坚韧、笃行而执着、沉着而冷静、智慧而忍让、热情而有度的人生隧道里记录并见证着祖国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我们的成长!(火焰驹)


责任编辑:吕言鑫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