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知所起,思不知所终
2024/10/10 14:17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3万
情如水,意如花,花开花落,都随春风。情意灿烂,终归是一场风花雪月的往事。一场梦,一段殇,两情能有几长时?皆随风而定。风之所指,必然影响着爱意双方。然而什么时候吹过一场什么样的风,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风背后支撑的那股力量是怎样的,若将这风背后的力量看作是当时封建旧思想,三纲五常,那便注定了子君与涓生“一伤一逝”,最终只剩泪眼朦胧的结局。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过一段彷徨而美丽的青春。青春同样也赋予我们每个人不一样的激情与一颗挣脱束缚,勇于挑战突破的心。子君和涓生在那个被封建伦理束缚、压制人的自我和个性的年代,作为接受过新思想、新文化的年轻一代,自然想要改变现状,追求个性,解放思想。两人由于思想上的一致性,加上各自所读的不同书籍,进而产生了很多探论的话题,就这样渐渐日久生情,一往而情深。
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家长的威严与旁人赛过冰霜的冷眼,使得子君和涓生难以顺利地在一起。子君不顾家人的反对,甚至不惜与家人断绝关系,坚持与涓生在一起。起初他们身上的钱财并不多,拥有平等独立理念的子君拿出了自己仅有的一副金耳环和金项链,将其卖掉换了钱财,在二主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成功置办了自己的小家。
从爱情到婚烟,绝对是种转变。虽不至天翻地覆。却也有穿透灵魂的裂变。新婚便是这场转变的纪念。纪念过去的浓烈,开启今后的平淡。
子君婚后少了从前探索真知、不断读书、学习、思考,然后与涓生一同交流的热情。而是一味地做起了像今天所说的家庭主妇,每天只是做饭,洗衣等干些家庭中的活。时不时还与邻居为了几只鸡讨价还价,争论不休。脾气也渐渐暴躁起来。另一边涓生还在沉浸于寻找真理,写文章发表自己观点,面对子君的不再上进,涓生提醒她应该如何更好地学习进步,而不是将自己封闭在家庭锁事之中。可每每提出,都遭到子君的不理与反驳,就这样,涓生萌发了一个念头,子君是自己成功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两人的生活也日渐贫困。面对经济、精神的双全重压下,涓生选择离开子君,离开这个家。
鲁迅先生在反思爱情中提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安宁和幸福,是要凝固的。”一句话揭示了爱情本身的内在规律。万事万物也都需要一种平衡,子君涓生的这段婚姻中子君始终处于空虚、狭隘、怯弱、庸俗的状态,单靠涓生一人思想经济上的追求是远远不够的。涓生选择离开,子君其实不肯承认自己其实也已经没有爱,不能激起当初相爱时曾经有过的“勇敢和无畏。”不敢正视无爱,不敢说出“不爱”,专靠复习"已经逝去的爱过活,这才失去了“开辟新路”所必需的勇气和信心。
涓生离开后子君被父亲接回家中,但不免遭到周围人的冷朝热讽,在众多压力下,子君最终选择了自杀。由此,鲁迅先生反思个人奋斗中提到“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个性解放、个人奋斗,对广大知识分子来说,绝不是出路。脱离群众,脱离社会的孤军奋战,结果只能是失败,只能走回头路。
鲁迅先生曾批判了涓生式的个性解放的自私、冷酷、局限,在一定程度上,涓生确实少了一份应有的责任心,只想到自己,却忽视了子君的感受,忽视了整个社会背景,没有考虑到自己离开会对子君带来的伤害。如果从另一角度思考,婚姻又需双方共同维持的一种平衡,在这段平衡中,子君也忽视遗忘了当初经济独立在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中的重要性,还有人格的独立等等。任何关系到最后靠的共性和吸引,子君丢失了原来最初的活力与热情,将自己完全依附于涓生,这样的做法更是将这段纯真幸福的婚姻推向万丈深渊。鲁迅先生对此也作出观点:女性在追求婚恋幸福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获得人格上的经济独立,爱情才能有所依附,否则美满的爱情只能是空幻的愿望。
倾心的相遇也是分离,坚贞的誓言也会改变,这世界太多的残缺与遗憾。可是我们永远记得,在说出誓言的那一刻,彼此的真诚。子君与涓生的爱没有家庭的强迫指定,没有关乎利益的得失,他们之间的爱很纯粹,很美好,即使没有家人的祝福。只是情的深浅,爱的婆娑,在无法自主的命运面前,终成一梦。这也是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如此强调整个社会的力量与作用影响如此看重女性解放,获得独立人格的重要 性。
《伤逝》的结局为一伤一逝,逝去的子君一去便是永远。为此受伤的涓生也许后半生在思念子君的同时也在无休止的寻找。只是寻找,没有停止。寻找他们曾经的点点滴滴,倾尽所有都在那没有尽头的寻找里。
站在今天,就是此刻,就在此地,就在此身,我由《伤逝》引发了对爱情,婚姻新的观念想法。
当代女性已经获得了人格的独立,拥有了经济独立的能力,那所谓的爱情就一定会长久吗?爱情成为了一种锦上添花吗?婚姻就成了一种束缚吗?也许是,也或许不是。
你仍将在世上行走,你会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经过许多世间的事,见过许多陌路的人,途中注定会遇到让你心动过的人。面对这样的遇见,我很喜欢赞成徐志摩的一段: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又若是一见钟情,是为双向奔赴,而后步入婚姻,像围城中道“进去的人想出来”,日子寻常,大多在柴米油盐中度过,徐志摩对此写道: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暗了;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还或许我们在不停寻找,到最后,梦境已不可考,寻找已经成为唯一有意义的举动。谁也不知道,谁在寻找谁。或者,在世事的变化无常中,你我各自又有了方向,曾经交会时互放的光亮,记得也好,忘记也罢,至少在那段值得的日子里,我们同频共振不曾遗憾错过,不负相知相遇,哪怕最后有所改变,毕竟是芸芸多相送,世有百回情,何来一时醉。当然,历经在水一方的追寻过后,若得以一生一情,也算圆满。
女性应始终保持着人格的独立和完整。不为外物所扰,不被红尘凡事所欺,才能“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一心一境于一事,一心一情于一人,在抓住与放手之间,平衡一段我心所属的爱情,到最后,透过水面,水中倒映的依旧是那个最好的自己。(林科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