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国旗下的演讲」宪法相伴·与法同行——北大附校举行第十四周升旗仪式

2024/12/03 17:03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1万

社区文化网12月3日讯(刘美静) 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设立的节日,于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时间为每年的12月4日。


知法守法,做新时代合格中学生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国家宪法日是以纪念国家现行宪法为主题的法定纪念日。设立国家宪法日,目的在于纪念现行宪法的诞生,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培养社会公众崇尚宪法、服从宪法和遵守宪法的意识。我国将每年的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法律是维护社会正常运行的途径、是保障人们合法权益的武器。从每个中国公民出生那一刻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在法律上有人格权的独立的“人”。法律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正是因为有法律的保护,人们才能拥有生而为“人”应享有的各项权利,才能拥有在阳光照耀下平平安安过一生的机会,才能拥有幸福成长、顺利成才的机会。同学们,我们应当学习法律、认同法治、践行法治。

首先,要学习知晓法律。要明晰行为规则,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条例。清楚我国的法律法规有哪些,特别是宪法这一根本大法,以及民法、劳动法等密切关系生产生活实际的法律法规。要自觉抓住学习机会,广泛吸取法律知识“营养”,成为法律上的“明白人”。

其次,要养成守法意识。多用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武装头脑,多将法律法规条例与学习、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培育法治思维,做到心中有法,增强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成为用法律来看问题的“思考者”。

最后,要善于践行法律。践行法治理念,参与法治实践,把法律规定的基本义务当成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担子”,挑起担子、履职尽责,坚决地、自觉地、主动地承担应尽责任。学会用法维权,把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当成维护利益的“法宝”,习惯地、经常地、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

同学们,我们作为中学生,一定要把学法守法的落脚点放在遵规守纪上,要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自觉遵守各项和纪律,把遵规守纪真正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法律的守护下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播一粒法治种子,育一方法治心田,开一片幸福之花,获累累和谐硕果。少年学法,则国家有法,少年护法,则法护少年。同学们,让我们做心中有法,行为有矩的新时代青年,在学校遵守校规校纪,在家中遵守家规家训,在社会遵守法律法规,为构建一个和谐、文明、法治的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学校将继续以多种形式普及法律知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觉学法、守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法律观念牢牢根植于心田。

责任编辑:吕言鑫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