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附资讯」芳华绽放 收获成长——北大附校举行“青蓝工程”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
2024/12/24 16:11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1万
社区文化网12月24日讯(刘美静) 师资是撬动学校发展的杠杆,教师群体的专业品质决定着一个学科的整体水平,也最终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教育“高度”。为了充分发挥青蓝工程的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互动交流平台,促进教师快速成长,本月北大附校学部开展了“青蓝工程”青年教师汇报课展示活动。
数学《构建数学思维,探索数列奥秘》——郭春燕老师
数学组郭春燕老师本节课的主题为《构建数学思维,探索数列奥秘》。数学组郭春燕老师开展了一场关于“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的公开课,以选必二4.1.1和4.2.1的课程内容为依托,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有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探索其通项公式的奥秘。
郭春燕老师通过具体数列引入了等差数列的概念。例如9、18、27、36、45、54、63、72、81和25.0,24.4,23.8,23.2,22.6等数列,让学生直观感受等差数列中每一项与前一项差值固定这一特性,进而详细阐述了等差数列的定义,包括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为常数(公差d)、首项、递推公式等要点,并强调了公差d的性质。学生们在概念巩固环节积极思考,判断给定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并准确写出首项和公差,展现出对新知识的初步理解。
随后,郭老师引入等差中项的概念,以在两个数之间插入一个数构成等差数列的方式,如2与8, -6与0,a与b之间插入的数,生动形象地解释了等差中项的含义,并通过字母表示加深学生理解。在概念巩固练习中,学生们灵活运用等差中项公式,求解m和n的等差中项以及已知等差数列中的x、y值,进一步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与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郭老师详细讲解了首项为a1,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an}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一般形式,并通过多个例题进行巩固。在例题应用环节,学生们学会了根据已知条件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如已知数列前三项或已知公差与某一项的值等情况,还能运用通项公式解决如求数列某一项、判断某数是否为数列项等问题,有效提升了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能力。
课堂上,郭老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提问、练习、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思考与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整堂课节奏紧凑、逻辑清晰,教学内容丰富且有条理。
“青年教师汇报课”,是学校“青蓝工程”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常规校本教研活动之一。相信通过不断地历练和打磨,学校的教师都会在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中收获属于自己的宝贵经验。学校将继续以汇报课、公开课为契机,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促使学生们的学习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学校优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