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烟台市莱山区朱塂堡小学王梦雅:用爱浇灌乡村素质教育之花

2024/12/31 16:03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2万

社区文化网12月31日讯(刘美静) 乡村教师是农村教育“活的灵魂”,是农村学生睁眼看外部世界的“第一面镜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在无数偏远的校园里,还有许许多多的他们正在用生命谱写教育诗篇,用理想和信念浇灌乡村学生,将爱的火焰传递。

数学老师、班主任、政教处副主任、啦啦操社团指导老师、创客社团指导老师……烟台市莱山区朱塂堡小学王梦雅老师,扎根乡村7年,哪里需要哪里上,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多面手”。她用爱浇灌乡村素质教育之花,努力教育让每一名学生不掉队,用实际行动践行教书育人的责任与担当。

创客社团的孩子们获奖啦!

“邹敬涵、刘怡晨、林美霞一等奖;纪辰雨、李明骏、姜宇恒、赵泽铭、杨宇涵二等奖……”近日,在烟台市中小学无人机创新教育竞赛中,朱塂堡小学14名学生参赛,斩获佳绩。这些心怀梦想的小“飞行员”们,凭借对科技的热爱和对飞行的执着,历经艰辛训练,终于迎来了这一荣耀时刻。指导教师王梦雅喜极而泣,在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值得。

谁能想到,在这个偏远的乡村小学的校园里,孩子们居然也可以在全市大赛上获奖。点亮这些乡村小学孩子心中科技之光的人,是他们的社团指导老师王梦雅。

“原本学校没有创客社团,因为没有相关师资。”王梦雅说,“但看到学校科技节上展示着孩子们的一份份创意作品,我决心组建创客社团,虽然起步艰难,但学生们却满怀热情与憧憬。我们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无限的创意,将废弃的物品变废为宝,无论是用木头制作的小船,还是用废弃布料缝制的手工艺品,都凝聚着孩子们的心血与汗水。”

“不会就学。”王梦雅说,她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无人机知识,边学边教。后来她又在学校的帮助下去专业机构——烟台沐晨创新航空运动中心学习,在宋英豪教练的指导下,又组建航模社团,在社团课上,孩子们能学习到更专业的航模知识。

“乡村学校的创客社团,得到了区教体局的关注,为社团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学校社团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王梦雅说,“这些支持,不仅让社团得以发展壮大,更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关爱。经过学习和探索,我带着孩子们参加各类创客比赛,从未见过高科技创新的孩子们经过一次一次比赛的历练,从区一等奖到市一等奖,从省赛走向国赛,孩子们走出了乡村,走向北京,取得了国家赛事的荣誉。”

王梦雅说,在创客社团的活动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学会了团队协作与沟通。他们一起讨论创意点子,一起解决制作难题,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无论是热衷于电子制作的“小工匠”,还是擅长编程的“代码达人”,亦或是热衷于艺术设计的“创意小能手”,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为社团的发展贡献着力量。这种团队精神,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追逐梦想的决心。“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乡村的孩子们也能在这条逐梦路上,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着梦想的种子,绽放绚丽之花。”

啦啦操表演亮相区运动会

除了创客社团指导老师,王梦雅老师还有一个身份是啦啦操社团的指导老师。2023年春天,莱山区教体局组织了一次啦啦操教练培训,还在哺乳期的王梦雅老师主动报名参加,经过培训,考取了啦啦操三级教练员、裁判员证书。2023年秋季学期,她主动向学校申请成立啦啦操社团。

“我决心组建一支属于他们的社团。”王梦雅说,“然而,我们面临的困难却如大山般沉重——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也没有专业的场地练习。”

“在筹备过程中,我积极学习啦啦操的编排技巧和教学方法,力求为孩子们带来最专业的指导。社团成立后,我利用业余时间对孩子们进行训练,耐心纠正他们的动作和节奏。”王梦雅说,空余时间,孩子们会自发地组织起来,通过网络视频和教程学习啦啦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他们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尽管动作不够标准,但他们的热情却无比高涨。

“我们还遇到了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练习场地。”王梦雅说,“由于学校没有专业的舞蹈音乐教室,我们只能在教室里或者在学校的操场上练习。虽然地面不够平整,空间也有限,但孩子们却乐在其中。孩子们用简陋的器材做标记,划分出一个小小的啦啦操区域,每一次的跳跃和旋转都充满了他们的坚持和决心。”

“虽然困难重重,但孩子们心中的热情与梦想从未被磨灭。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啦啦操的魅力和精神。”王梦雅说,“我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追逐梦想的步伐。在一遍又一遍的音乐声里,孩子们逐渐掌握了啦啦操的技巧和精髓,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展现了青春活力和团队精神。”

“为了能够让创客、啦啦操社团的孩子们学得更扎实,在学校梦雅老师没有休息过一个中午。每天午饭后她都会带着孩子们训练。尤其,啦啦操的训练格外艰苦。因为我们学校没有足够开阔的教室能满足训练要求,所以,她会带孩子们在操场上训练。骄阳、大风都不会让她退缩。”朱塂堡小学校长孙美荣说。

去年十月在莱山区第二十一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朱塂堡小学代表队精神抖擞,展示了校园特色啦啦操,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接受了检阅。他们挥舞着旗帜,高喊着口号,为学校争光添彩。现场观众也为他们的精彩表演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学校方队凭借出色的表现取得了“精神文明奖”的荣誉,展现了朱小学子的风采。

种下“希望”,静待花开

乡村学校有限的办学条件,让王梦雅把自己练成了“多面手”。从教7年来,她坚守在一线教学,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书、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证,啦啦操、排舞三级教练员、裁判员,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组建乡村学校学生啦啦操社团和创客社团。

“这些证书不仅是我学习成果的体现,更是我为孩子们提供优质教育的有力保障。”王梦雅说,“肩负着为乡村孩子们播撒知识种子的重任,我深知教育之路任重道远,我能够做到这些,要感谢学校给予我施展的平台,感谢领导的支持和同事们的大力帮助。大家一致希望通过努力,为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种下希望的种子,静待花开时刻。”

采访结束正值学校放学,参加课后服务的同学们正在操场上开心的活动,有的打篮球,有的跳啦啦操,还有……“打篮球的是我们的篮球社团,跳操的是我们的啦啦操社团,我们还有足球社团、陶艺社团、美术社团、英语社团、朗诵社团、航模创客社团……”王梦雅说,这些社团像是一道道微光,把孩子们的梦想点亮,为他们打开乡村之外那片未知的奇妙世界。

追光而遇,沐光而行。王梦雅眼里尽是对孩子们的期待和展望……

“梦雅老师是我们学校特别优秀的教师,她的拼搏、刻苦、坚持、认真一次次的让我们感动!她是一名军嫂,丈夫常年在外驻军,还是一位年轻的二胎妈妈,尽管要面对家庭的各种挑战,但她始终在工作上充满教育情怀,勇于担当,她的干劲和拼劲,大家有目共睹。身为军嫂,她无怨无悔地为“大家”做后盾,默默地支持丈夫的工作!身为教师,她没有一刻不牵挂着学生。虽家中有两个孩子需要她照顾,但她从没有迟到过一次。为了能够准时上班,大女儿的起床每次都是在上班路上,通过家中的监控视频叫孩子起床,提醒孩子穿衣、洗漱、吃饭,然后再让邻居接孩子上幼儿园,所以大女儿3岁时就已经能独立照顾自己了。她是那样热爱学习,一边是两个年幼的孩子,一边是学校的教学事务,但她仍能挤出时间学习,挤出时间参加各级各类教师业务大赛,并取得一个又一个优秀的成绩。真的太让人敬佩了!”朱塂堡小学校长孙美荣说,“我们虽然是地处乡村偏远学校,但正是有众多像王老师这样的老师,我们学校的孩子能够享受到与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

据悉,朱塂堡小学始建于1921年3月,由几家私塾合并而成的村小。2004年因老校舍陈旧,学校迁入新建的教学楼。学校现有教学班5个,在校学生近200名,在校教职工16人。

“众多同事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王梦雅说,“看着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在梦想的天空中翱翔,我深感自己的付出得到了最好的回报,此刻的我就像葵花一样,满心欢喜,笑容满面。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以葵花般的姿态,坚守在教育的道路上,为孩子们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会继续做好军嫂的本分,为家庭的幸福和国家的安宁贡献自己的熹微灯火。”

责任编辑:吕言鑫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