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烟台高新区在行动!
2025/02/20 13:49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1万
社区文化网2月20日讯(刘美静)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一大问题,烟台高新区人民检察院积极行动,多措并举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近年来,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12件21人,同时聚焦打击“关联犯罪”和“黑灰产业链”治理,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态势,努力筑牢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防线,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维护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强化人员保障夯实工作基础
为确保案件质量,精选办案经验丰富、熟悉网络犯罪特点的办案人,对电信网络诈骗系列案件专办快办,并强化类案指导、明确证据指引,认真学习最高检、省院下发的相关系列文件,统一规范常用案件的法律适用和处理标准,确保精准打击。
强化协作配合形成打击合力
切实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不断加强与公安机关侦查、网安部门的协作配合,有效夯实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工作合力。充分发挥捕诉一体化优势,加大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力度,强化电子证据取证、固定工作,加快案件推进力度,从源头确保案件质量。
强化审查研判增强打击质效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现团伙作案的特点,在审查案件过程中注重漏犯的追捕、追诉。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被害人经济损失较难挽回的问题,在办案中联合侦查机关系统梳理全面查清资金流向,依法冻结涉案财产和关联账户,及时堵截赃款转移,全力追赃挽损。同时,将认罪认罚工作与追赃挽损工作有机结合,办案中与犯罪嫌疑人多次沟通,加强对犯罪嫌疑人的思想教育,鼓励其积极配合司法机关退缴赃款、自愿赔偿电诈被害人损失。
一方面,准确认定下游关联犯罪,做到不枉不纵。针对新型诈骗犯罪模式,重点审查行为人对所帮助犯罪行为的认知程度、行为联系的紧密程度,对于能够从帮助的内容、方式判断是在帮助洗钱的行为人,依法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另一方面,准确区分犯罪责任大小,坚持宽严相济。对于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主犯、累犯、惯犯,坚持从严打击、从重处罚;对于初犯、偶犯、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等特殊身份人群,综合考虑其主观恶性、认罪态度、悔罪表现等,依法从宽处罚。
对通过中石化加油卡“洗钱”的新型电信诈骗案件中,引导公安机关查明“跑分洗钱”团伙与诈骗犯罪团伙合作方式、层级分工、犯意联络、获利等,准确定性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四被告人全部自愿认罪认罚、无一上诉。对使用“猫池”等新型设备帮助境外电信诈骗分子实施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以教育、挽救为主,作出不起诉处理,同时加强与其家庭沟通联系,督促加强管理教育。
强化法治宣传筑牢反诈防线
强化法治宣传和舆论引导,多次组织干警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等开展一系列反诈宣传。通过“法治进校园”向高新区中小学师生宣传反诈知识,提升师生的反电信诈骗意识。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推送反诈防骗宣传信息、案件通报等,形成全社会警觉,营造“全民反诈”的良好氛围。
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进入中海社区开展打击非法集资普法宣传活动,印制反诈宣传册200余册,加强非法集资源头治理,引导社会公众对非法集资活动不相信、不参与、能识别、敢揭发,主动远离非法集资,守住自己“钱袋子”。通过解读法律法规、以案释法、风险提示,引导群众有效识别身边的非法集资行为和网络非法集资手段。针对中老年群体,检察干警耐心细致地进行风险防范提示——“天上不会掉馅饼”“回报越高、风险也就越高”,提醒大家对承诺高额回报的投资宣传一定要提高警惕。
下一步,烟台高新区检察院还将持续加大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与相关部门形成打击合力,加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力度,提高辖区群众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为辖区平安建设贡献检察力量。(通讯员:蒋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