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枣乡管家”: 志愿服务品牌化发展 助力基层治理惠民生

2025/02/26 17:21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2.8万

社区文化网2月26日讯(刘美静) 近日,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黄升镇大新村药品代购员刘胜才又一次为本村老人张庆友送去了速效救心丸等药品。张庆友老人说:“我岁数大了,心脏不好,孩子不在身边,任何车也不会骑,腿还疼,到县城也不方便,这些药镇上买不着,胜才送来药太好了。”

这是沾化区社区志愿服务者常态化开展走访活动的一个缩影。入户走访登记、收集民情民意、排查安全隐患,他们穿梭于单元、楼栋、村居之间,不断张罗着居民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

沾化区组织召开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座谈会

为推动“1+14+1+N”(坚持“1”个统筹规划、“14”家主管单位、“1”个服务中心、“N”家志愿服务组织共同参与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新时代志愿服务共同体模式落地生根,沾化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成立区志愿服务中心,整合各主管单位和社会组织的专业优势力量,着力探索“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联动融合,打造“枣乡管家”志愿服务品牌,把满足需求与引领需求结合,通过开展广泛化、个性化、菜单式的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成为汇聚民力、惠及民生、温暖民心的磅礴力量。

“枣乡管家”志愿者为老人送去冲洗出来的照片

在利国乡,“枣乡管家”志愿者们同样忙碌着。他们为群众送上“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民生综合保险保单,确保乡亲们在住院报销后个人花费超过2万元的部分能再报销70%。同时,他们还发放连心卡,承诺随时为群众解决困难。利国社区村民孙士周感慨地说:“这些枣乡管家太好了,只要我们有需要,他们一个电话就来了,帮我们解决实际难题。”

近年来,沾化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积极探索“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联动融合机制在邻里矛盾调解、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应用。通过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提供暖心服务,切实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每月25日,“枣乡管家”志愿者们都会到村里为老人包饺子

为加强组织谋划,推动志愿服务品牌化发展,沾化区整合了全区14家区直单位和7家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的优势资源,成立了区志愿服务中心。该中心以制度化建设为根本,构建起一套服务优质、运转高效的志愿服务体制机制。2024年,沾化区动员和规范了8.4万名注册志愿者,成立了“枣乡管家”社区综合志愿服务队。他们以1名专业社工+2名社区工作者+6-7名社区志愿者的组合,常态化开展点单式、个性化志愿服务。

截至目前,“枣乡管家”已培育开发了“沾心安·三课夜校”“闺女来了”“070勇敢者行动”等一批灵活多样、便民便利的志愿服务品牌,组织开展了2000余场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群众50000余人。其中,“闺女来了”为老志愿服务项目作为沾化区重点打造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深受群众好评。该项目队长李倩还被评为2024年滨州市十佳和谐使者。

“枣乡管家”志愿者们定期到孤寡老人家走访

为深化为民服务,沾化区以项目化运转为引擎,推动志愿服务品牌化发展。区里立足于志愿组织发展需要,不断健全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社工+志愿”联动融合机制、激励保障机制等机制,加大人才培育和项目扶持力度。区志愿服务中心以重大志愿服务活动备案制度为支撑,统筹整合项目供给、人财物等资源,支持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与实施;将志愿服务培训制度化,不断提升志愿者的政治素养和知识技能;不断拓展志愿服务项目的资金筹措渠道,发动驻地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等通过购买、委托、捐赠、资助等方式,支持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

如今,在沾化区,“枣乡管家”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以日常“巡、访、帮、引”为工作抓手,激活了社区共治共享的“一池春水”,切实凝聚起志愿服务共建共享的磅礴之力。未来,沾化区将继续深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让“枣乡管家”成为更多人心中的温暖力量。(通讯员:于明东 李潇


责任编辑:吕言鑫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