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遇见非遗扎染 感受“布”同魅力——烟台开发区第二初级中学举行非遗扎染进课堂劳动实践活动

2025/03/31 15:10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9696

社区文化网3月31日讯(刘美静) 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深化非遗文化校园传承,3月28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初级中学举行了“遇见非遗扎染 感受’布‘同魅力”非遗扎染进课堂劳动实践活动。通过“文化认知+劳动创作”的双轨模式,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千年古法扎染技艺的过程中,增强传统文化认同感,实现非遗传承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

一、非遗文化,源远流长

活动伊始,老师通过精心制作的PPT,和学生们一起了解了非遗扎染文化的历史渊源。从扎染的起源、发展,到染料的制作和调配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老师娓娓道来,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非遗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同学们探索未知世界的道路。



二、调查探究,技法精湛

在了解了非遗扎染的历史渊源后,同学们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分组交流、总结了扎染的三种基本技法和制作流程,惊叹板蓝根不仅能入药,还能制作蓝靛染料。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观察、大胆实践,在布料的一翻一折中,在木棒、橡皮筋和棉线的帮助下,一个个精美的图案在同学们的脑海中跃然浮现。



三、劳动实践,创意无限

掌握了夹染法、捆扎法等扎染技法后,他们又小心翼翼地调配蓝靛染料,在棉布上小心翼翼的勾勒着自己心中的创意设想。随着染料的扩散与交融,同学们的好奇心也越来越浓厚,仿佛自己是手持魔法棒的设计师,在布料的折与不折和染料的滴与不滴间,决定着作品的每一个细节。.整个制作过程,不仅考验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更大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审美情趣。



四、成果展示,收获喜悦

随着木棒、橡皮筋、棉线的拆卸,一件件精美的扎染作品,终于在同学们的期待中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同学们彼此展示、欣赏着自己的作品,教室里到处都洋溢着喜悦与成就感。每一条扎染作品都承载着学生们的辛勤付出与创意结晶,它们不仅是对非遗文化的致敬,更是同学们劳动实践的见证。学生们激动地要将这份珍贵的扎染首秀礼物,分享给师长、家人和朋友,想第一时间与他们分享这份独特的探寻体验。





此次非遗扎染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们领略了非遗文化的魅力,更让其在劳动实践中体会到了用劳动可以装点、美化我们的生活,真正实现了劳动创造价值。我们相信,此次扎染课堂只是一个起点,非遗瑰宝的技艺传承会在同学们的心中引发文化共鸣,在未来的道路上,必将引领他们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使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讯员:王晓杰



责任编辑:吕言鑫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