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全真教名称的由来及兴盛

2025/04/07 10:32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5万

金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阳自陕西来宁海州传教,在牟平城南二里的范苑与牟平的首富马钰(原名马丹阳)相遇,后被马钰邀请至家。民国二十五年《牟平县志》载,“马丹阳(马钰)故在城里。金大定初,王重阳来,丹阳延至于家。”一天夜里,马钰梦到,一只仙鹤从自家南院中起飞,第二天早晨,王重阳就让马钰在院子里给他建造一座修道用的道庵。马钰让王重阳自选一个适合修道的地方,王重阳就领马钰来到南院中一个开阔之地,让马钰在此建庵,马钰大惊,这里正是他昨夜梦到鹤起之处!很快,道庵建好,重阳祖师起名“全真庵”并且亲笔题写了庵名。对于全真一名的来历,各种史料上的记载基本说法一致,《王重阳集》云:“初,宜甫(马钰的字)梦其南园一鹤从地涌出。师至,同师择地立庵,师指鹤起处,命名全真。全真之名,始于此矣。”全真庵建成之后,各地信男善女云集此处,重阳祖师心无旁骛地讲道禅玄、开化教众,并将新创立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道教以庵为名,称为“全真教”。马钰夫妇也经常聆听王重阳的传教,逐渐完全被教化,毅然将三个年幼的儿子托付给家人照管,抛弃万贯家财,毅然决然地投入王重阳门下。

神清观

此时全真七子中的丘处机已是重阳祖师收下的第一个弟子。金大定八年(1168年),丘处机带领王重阳来到城南四十里他曾在这里随唐四仙姑学道的昆嵛山中的烟霞洞,在这里打坐修道,并先后收齐了全真七子,正式启动了全真教的布道进程,还在烟霞洞附近修建了规模宏大的神清观,后奉旨改观为宫,成为全真教的北祖庭,全真教也由此风靡全国,被皇上封为国教,丘处机因为得道最早,影响力巨大,被当朝皇帝封为“神仙”,掌管全国道教,全真教也成为全国最大的道教。

烟霞洞

倚仗皇帝的庇护,全真教在昆嵛山大兴土木,前后共兴建了大大小小八十一座宫观,丘处机外出云游二十年后回到昆嵛山,看到昆嵛山如此兴旺,十分高兴,挥笔在昆嵛山的各处名胜题字,今天昆嵛山上仍有十多处丘处机的题字,全真教也一直流传至今。目前留存于世的道观,大部分都是全真教的宫观,像峨眉山顶上的时有金光云集的大型金顶道观,崂山上被蒲松龄写进《聊斋志异》中的《崂山道士》的道观,昆嵛山上被视为全真教北祖庭的神清宫,都是全真教当年的重要活动场所。

“全真”,是王重阳为修“真”道而起的名字,全真教在历史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丘处机曾劝成吉思汗“止杀戮”,以德收拢人心,被采纳,让百姓免遭涂炭。“全真教”自从创立后,作为地道的“国教”一直深受朝廷的重视和支持,发展迅猛,在东南亚一带影响巨大,直到清朝初年,在朝廷“宠佛黜道”的形势下,全真教才逐渐衰落,可是在今天,全真文化再次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昆嵛山上的全真教北祖庭神清观于1998年请来全真道士重新开光运转,再现了昔日道山的风貌。(通讯员:于建章  费振波 王浩民)



责任编辑:吕言鑫

社区文化网